【诗词课堂】蔡文姬:历史与传奇的交点(上)『明月几时有』(148)_焦点速递

2023-02-25 21:26:11 来源:互联网

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【第1768期 】

蔡文姬,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个非常熟悉的名字。你或许知道,她是东汉名臣蔡邕的女儿,她是建安时代唯一的才女,她是《胡笳十八拍》的作者,她是《文姬归汉图》的女主角。这些你或许都不知道,但你也会知道,她是桌游《三国杀》里的武将牌,是网游《王者荣耀》里的英雄。然而,如果试着深究下去,你却会发现,她只是一个“熟悉的陌生人”,关于她的故事,我们似乎都是一知半解,好像隐约知道有这么个人,这么件事,却又说不明白。蔡文姬,在历史与传奇的交点上走入我们的视野,却又藏在重重迷雾之后,让我们无法看得真切。

《三国杀》中,蔡文姬这个角色有“断肠、悲歌、陈情、默识”四种技能,而《王者荣耀》里,“天籁弦音”是个小女孩的形象,口中的男神是孟德大人,其实这些线索穿起来,就是蔡文姬一生的故事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大文豪,不仅精通书法,而且懂音律,在当时的文人中有着很高的威望,曹操便是他的学生。虎父无犬女,蔡文姬从小也表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。据南梁刘昭《幼童传》记载:“邕夜鼓琴,弦绝。琰曰:‘第二弦。’邕曰:‘偶得之耳。’故断一弦问之,琰曰:‘第四弦。’并不差谬。”年幼的蔡文姬可以凭听觉辨认出不同琴弦崩断的声音,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拥有“绝对音感”了。《三字经》收录了这个故事,说:“蔡文姬,能辨琴”,“天籁弦音”对应的,也正是幼年蔡文姬的音乐才华。

小神童蔡文姬长大后,嫁给了河东卫仲道,不久丈夫亡故,又无子嗣,蔡文姬于是又回到了蔡家。不久后,蔡邕因为对董卓表示了同情获罪而亡,蔡文姬失去了父亲的庇护,命运开始对她不再温和。公元195年,董卓的旧部发动叛乱,导致长安城内一片混乱,胡人抓住了这个机会,来到长安城内一顿暴敛,横抢无数金银珠宝,还抢走了蔡文姬。后来,蔡文姬在《悲愤诗》里这样描写当时的场景:

卓众来东下,金甲耀日光。

平土人脆弱,来兵皆胡羌。

猎野围城邑,所向悉破亡。

斩截无孑遗,尸骸相撑拒。

马边悬男头,马后载妇女。

长驱西入关,迥路险且阻。

这首《悲愤诗》是蔡文姬对自己遭遇的描述,也是对东汉末年民不聊生的社会状态的描述,可谓字字血、句句泪,“悲歌”正是与此对应。

被带到匈奴后,蔡文姬被献给了南匈奴左贤王,生下两个孩子,过着如同奴婢一般的悲惨生活。在南匈奴的12年时间里,她尝尽了人间苦楚,大漠的黄沙气候以及粗鄙简陋的生活方式,让她无比怀念故乡。孤独无比的蔡文姬,将小时候的音乐才能发挥了出来,自学了匈奴的胡笳,当吹响胡笳时,她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全部埋藏在音乐中,化为要努力活下去的信念,只有这样,才有回故乡的希望。

直到曹操统一了北方,得知恩师蔡邕的女儿此时还在匈奴,马上派出使者,带着大量金银想把蔡文姬赎回来。左贤王当然不愿意为了一个女人得罪了曹操,更何况在他眼里,蔡文姬哪有这些金钱重要?他同意了曹操的交换,但开出了一个条件:蔡文姬只能独自离开,孩子必须留在匈奴。本来日夜期盼着回家的蔡文姬,此时看着两个孩子的脸庞,竟也开始犹豫了。这一别,山水迢迢,恐怕此生再也不能相见,对一个母亲来说,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。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回家,她告别了胡地的漫天黄沙,告别了胡笳与羌笛,告别了12年的屈辱生活和在匈奴的一切,包括自己的孩子,毅然踏上了归家之路。一时之间,种种情绪涌上心头,她不禁悲从中来,感慨万千,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《胡笳十八拍》:

我生之初尚无为,我生之后汉祚衰。天不仁兮降乱离,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。干戈日寻兮道路危,民卒流亡兮共哀悲。烟尘蔽野兮胡虏盛,志意乖兮节义亏。对殊俗兮非我宜,遭忍辱兮当告谁?笳一会兮琴一拍,心愤怨兮无人知。……身归国兮儿莫知随,心悬悬兮长如饥。四时万物兮有盛衰,唯我愁苦兮不暂移。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,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。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,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。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,河水东流兮心是思。

即使是不懂文学的人,也很容易被其中痛断肝肠的情感所感染,如果说有哪首诗深刻地诠释了“断肠”二字,那么一定是这一首。

到这里,蔡文姬的命运似乎该有了起色,但故事却没有按照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发展。下周我们继续来讲述,文姬归汉之后的故事。

来源 | 我们的太空(ID:ourspace0424)

原标题:《【诗词课堂】蔡文姬:历史与传奇的交点(上)『明月几时有』(148)》

上一篇 :

下一篇 :

x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