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汽车的平均寿命,比美国汽车寿命短一半,难道是质量有问题?今天呢,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一种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,近年来,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攀升,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一辆汽车。
但是大家知道吗,我国汽车的寿命却并不长,只有美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一半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,是不是说明了我国汽车的质量不行呢?
(资料图)
其实不然,现在车企行业已经是全球化状态,汽车质量更不能简单地按国家区分好坏,而根据各大汽车厂商的保养说明,一般汽车的正常使用寿命在15-20年,如果保养得当,甚至能陪伴终老。
一位名叫埃夫戈登的美国人,在2012年的时候就驾驶他的沃尔沃P1800行驶了约477万公里。还有消息说,等到他2018年离世的时候,这辆车已经行驶了520万公里。
这个例子证明,只要保养得当,一辆车的极限寿命是可以长到吓人的。
不得不承认,目前充斥在我国汽车市场的许多外国汽车品牌,由于比我国国产汽车品牌多了一百多年的造车历史,在造车技术上确实要更加更熟且精湛。因此便容易让国内广大消费者在购车之时更加侧重于考虑国外品牌。
但我国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之后,已经有不少技术扎实的国产汽车品牌商,放在全球众多大牌汽车厂商当中,也堪称后起之秀。除了在技术上有所成就,我国还有许多汽车品牌商走亲民路线,技术和配置虽然不是最好,但能做到尽可能在价格上让更多的消费者能买得起汽车。
至于欧美汽车与国产汽车在使用寿命上存在比较大的差距,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严谨。
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国人的购车理念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。
在国人眼里看来汽车不仅仅是一样简单的交通工具,相反这是一样代表身份地位的商品,尽管不具有投资价值,可是在营造个人形象上却十分得当,于是这让国人的攀比心理开始慢慢作祟,引得不少人加入了换车行列。
在这样的观念下很多人会被“逼着”换车,最终大量还很新的车流入二手市场,但出于面子问题,很多人又不会选择二手车。
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我国有43%的车主前一辆车的使用时间不满3年,更有14%的人不满1年。3年对一辆车的寿命来说才刚刚开始,但它们却已经开始面临“退休”问题。
在这要说的就是,汽车本来是一个工具,是一个耐用消费品,但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,谁也无法彻底摆脱汽车的标签属性。所以,在能力范围之内,装点一下自己的门面未尝不可。
但我们也要学会区分“真实的需求”和“虚假的需求”,我们可以为了汽车的附加价值买单,这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“真实的需求”。但三五年就换车,这绝对不是我们的真实需求,这只是车企老板的需求。
所以希望大家在买车的时候,都能不盲从,不随波逐流,不为完成车企的业绩买车。
那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?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,我们下期再见,拜拜